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土资源科技工作回眸
http://www.jyfdc.cn/ 2012-08-29 来源:姜堰市国土资源网 点击:6544
提升找矿能力,自主创新引领找矿突破
2006年1月28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发布,让地质找矿工作迎来了寒冬中最强劲的一股春风,也使得地质找矿工作迅速取得傲人成果,这其中,国土资源科技工作始终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研制成功我国首套全轴航磁梯度测量系统并投入试生产,集成了航重勘查系统,突破了宽幅高光谱小卫星载荷关键技术,开发出虚拟参考站卫星定位网络技术系统,研发了时间域航空电磁和伽玛能谱勘查系统、2000米以内系列全液压岩心钻探装备、X射线荧光测井仪、大深度多功能电法仪和手提式X射线荧光仪等仪器,为实现重点成矿带找矿突破打下坚实的基础。
--组织实施了《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大型矿集区预测》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创新了中国区域成矿理论,深化了中国地质构造体系的认识,建立了一批重要成矿区带找矿模型,构建了高效的勘查技术体系,在云南红河等地建立了勘查示范研究基地,在四川攀枝花、西藏驱龙、云南普朗、新疆彩霞山、内蒙古毕拉格、辽宁大台沟等20多个靶区、矿区深部或外围获得找矿重大突破。
--集中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和勘探开发先导技术研究,研发了4500米级深海作业系统,提高了我国深海能源资源勘探的技术装备水平。
--聚焦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高铁一水铝土矿和鲕状赤铁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当然,国土资源部在国家科技奖上的丰收,是国家和社会对国土资源科技工作最好的评价。201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土资源部“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也是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最高奖项。其成果令世人瞩目:填补了青藏高原基础地质调查空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新发现,解决了一批重大的基础地质问题;创新性提出了青藏高原特提斯“多岛弧盆系”构造观,建立了青藏高原构造演化新模式,揭示了青藏高原的复杂造山-隆升过程,丰富和发展了板块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套大陆增生-碰撞成矿理论,揭示了青藏高原的区域成矿规律,对区域成矿学和矿床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研发了一套适应西部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和金属矿产快速勘查评价技术,为青藏高原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接续基地的快速评价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科学预测并勘查发现了5条资源潜力巨大的成矿带,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的分布格局。
这只是10年国土资源科技工作成果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共获得国家科技奖41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这10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一等奖76项,二等奖562项;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共评选出195名获奖者;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67名获奖者。
-
相关新闻
主办:泰州市姜堰区广厦房地产信息中心
本网所有内容版权均属姜堰房地产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发布,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泰州市姜堰区广厦房地产信息中心 苏ICP备11024831号 -1
联系电话:0523-88242858 Email:327645588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