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保障性住房进度缓慢,地方政府难辞其咎
http://www.jyfdc.cn/ 2009-11-11 来源:中新网 点击:3018
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在中央预算安排的重大公共投资项目中,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缓慢,截至今年8月底仅完成投资394.9亿元,完成率为23.6%。保障性住房建设交出这样的成绩单,一些地方政府难辞其咎。
今年年初,上海市财政局在向上海市人大提交的预算报告中,设定的今年上海市土地出让金收入仅为393亿元,而至三季度末,就已经达到652亿元。因为楼市回暖后,土地实际成交价格远远超出预期,2007年每公顷地价为2560万元,到了今年跃升为4159万元。
9月30日和10月30日,上海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又密集推出超过60幅地。2007年、2008年,上海土地出让收益分别是517亿元、372亿元。
北京至今年三季度土地出让收入571亿元已收入囊中,天津也突破400亿元大关。自从今年5月份北京广渠门外10号地创出“地王”以来,全国重点城市的土地市场便吹响“集结号”,各地“地王”层出不穷,土地出让市场一片繁荣。
与此同时,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连涨7个月。北京市场,无论销量还是价钱,都超过了历史上最火的2007年。有经济学家说:“美国纽约州的房价,现在只有上海浦东区楼价的一半,而人均工资却是上海的7倍。”
房地产市场的表现,恰恰反映了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一些地方政府的不作为。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迟缓的同时,开发商囤地倒卖问题却未见好转。早在1994年,我国就颁布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并明确指出:“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2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1999年4月,国土资源部又颁布了《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再次重申了类似规定。而一些地方政府对上述规定置若罔闻。
一些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动作迟缓,不是执行力问题,而是关系到执政导向的大问题。地方政府对GDP很热衷,指标不仅能完成,而且都超额完成;地方政府对倒卖土地、获取巨额土地收益很热心,这个市场就一片火爆。而对国务院限制囤积土地政策执行不力,对建设保障性住房重视不够,甚至将其建到距离城区几十公里的远郊荒野,要学校没学校,要医院没医院,要市场没市场,恐怕就有执政理念上的偏差。
房价飙升、开发商囤积和倒卖土地、保障性住房建设严重滞后,对于这些问题,一些地方政府难辞其咎。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运用体制制度的手段,纠正地方政府执政理念的偏差,确保执政为民、民生优先的原则得到贯彻落实。二是需要各级政府转变政绩观,下大力气完善业绩考评体系。三是要加强政策执行的跟踪督查力度。
-
相关新闻
- · 房地产资金流向商业地产 工业地产焕发新活力2009-11-11
- · 拭目以待 房价跌潮6月是否将如期而至?2009-11-11
- · “调控者、开发者和专家”谁更懂得房地产市场 2009-11-11
- · 住建部专家称加大公共租赁房供应 房价将会降2009-11-11
- · 楼市未来走向充满变数 四大政策动向值得关注2009-11-11
主办:泰州市姜堰区广厦房地产信息中心
本网所有内容版权均属姜堰房地产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发布,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泰州市姜堰区广厦房地产信息中心 苏ICP备11024831号 -1
联系电话:0523-88242858 Email:3276455882@qq.com